弈客签约 - 一步之差,天壤之别!
2025-10-06
围棋的每一手次序,都如同精密齿轮的咬合,一步之差,就可能导致机械故障。
问题图:白1是对小目大跳守角最常见的侵消手段,黑2、4也是最为常见的应对。那么,白棋的下一手应该走哪?
图1:在右上有配合时,黑2反夹是常见下法,白3跳出堂堂正正,黑4是与黑2相关联的下法,意图扩张右上,白5靠角借力,黑6、8冷静据守,双方可下。
图2:黑1尖顶稍有疑问(黑胜率下降15% [白59.0% | +1.0目]),白2先扳是次序,黑3只有挡,白4再点是好棋。
中计图:如果黑1挡住,正中白棋下怀,白2、4刚好把黑棋包在角上,十分满意。
图3:黑1飞出反击必然,此时白2点成为先手,黑3只能接。白4、6再转到下方,局部两分。
实战白棋先在1位点,黑2挡后白3再扳,寄希望于黑在角上挡住,然而此时黑4果断飞出反击,积极。白5点又是俗手,黑6粘后,白局部已无棋可下,胜率也降至[白19.1% | -5.5目]。
图4:白棋局部最佳是在1位补棋,但黑就简单2位跳扩张右下,白棋顿时陷入窘境,如果继续补活右下,效率实在太低;但如果脱先……
图5:白1脱先,黑2以下的进攻让白棋呼吸困难,白△与黑△的交换也明显亏损。
先点后扳与先扳后点,虽只一步之差,其结果却是天壤之别,可谓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本局选自2025年9月9日复旦围棋大师赛,古力九段(白)与江铸久九段(黑)上演了一场“老少对决”。白棋的1、3究竟是古力九段记错了次序,还是想欺负老同志对棋不熟悉呢?我偏向于前者。图2才是正确的次序。
围棋的五维能力(计算力、判断力、控制力、创造力、记忆力)之中,记忆力往往最易被人忽略。尤其对于天赋出众的棋手,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依赖直觉与临场计算,而非系统性的记忆训练。日本棋手武宫正树就曾坦言自己记忆力不佳,甚至记不住定式,每次对弈都需重新推敲。现在古力九段随着年龄增长,似乎也体现出这一倾向。
对于广大围棋爱好者而言,想要有效提升棋力,系统训练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。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记忆能力,你可以在定式及其衍生变化中节省大量思考时间,从而在对局中取得时间上的优势——而时间,某种意义上就是目。在我看来,最简便的训练方法,就是坚持记谱:认真记录每一盘棋的进程。日积月累,这种练习会显著增强你对棋形的记忆和反应速度。所以,下次下完棋,请不要再说“我记不住”,不妨试着在棋盘、纸张或软件上,一步步复现刚才的对局,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习惯。
总结:
古力这样的天才型棋手尚且因记忆偏差付出代价,广大爱好者更应从中汲取教训:记忆力并非死记硬背,而是通过记谱、复盘等系统训练,将棋形、次序转化为直觉的一部分,从而在对局中节约时间、提升效率,最终实现棋力的突破。